[斯文伯格]風電剎車片,DME30F風電襯墊制動片
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系的實驗:實驗時為什么要用彈簧秤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?這是因為彈簧秤測出的是拉力大小而不是摩擦力大小。當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,木塊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就是一對平衡力。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,拉力大小應和摩擦力大小相等。所以測出了拉力大小也就是測出了摩擦力大小。大量實驗表明,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大小、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關。壓力越大,接觸面越粗糙,滑動摩擦力就越大。
當物體的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,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面積的大小無關。摩擦力的大小、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及速度大小無關。
公式:f=μ×Fn(Fn:正壓力(不一定等于施力物體的重力)μ:動摩擦因數(是數值,無單位)
滾動摩擦力
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滾動時,由于兩物體在接觸部分受壓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對滾動的阻礙作用,叫做滾動摩擦力。
滾動摩擦力,是物體滾動時,接觸面一直在變化著,物體所受的摩擦力。它實質上是靜摩擦力。接觸面軟,形狀變化愈大,則滾動摩擦力就愈大。
般情況下,物體之間的滾動摩擦力遠小于滑動摩擦力。在交通運輸以及機械制造工業上廣泛應用滾動軸承,就是為了減少摩擦力。例如,火車的主動輪的摩擦力是推動火車前進的動力。而被動輪所受之靜摩擦則是阻礙火車前進的滾動摩擦力。
是繼凹凸嚙合說之后的一種關于摩擦力本質的理論。早由英國學者德薩左利厄斯于1734年提出。他認為兩個表面拋得很光的金屬,摩擦力會增大,可以用兩個物體的表面充分接觸時,它們的分子引力將增大來解釋。
上世紀以來,隨著工業和技術的發展,對摩擦理論的研究進一步深入,到上世紀中期,誕生了新的摩擦粘附論。
新的摩擦粘附論認為,兩個相互接觸的表面,無論做得多么光滑,從原子尺度看,還是粗糙的,有許多微小的凸起,把這樣的兩個表面放在一起,微凸起的頂部發生接觸,微凸起之外的部分接觸面間有10^-8m或更大的間隙。這樣,接觸的微凸起的頂部承受了接觸面上的法向壓力。如果這個壓力很小,微凸起的頂部發生彈性形變;